“梅庵艺术讲堂” 系列讲座·第八讲

讲座信息
2025年9月15日上午,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博士生党支部承办的“梅庵艺术讲座”系列的第八次讲座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礼东二楼会议室顺利完成。本次讲座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宁钢教授,以《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中国风设计》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程万里主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董甜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曾伟、何盛、硕博研究生等参与讲座,并开展讨论。与此同时,讲座还吸引了众多校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获得社会层面的热烈反响。

主讲人简介

宁钢
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
校学位委员会主席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江学者评委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国家人才引智评委
国家智库成员江西省工业设计学会会长
江西省美协副主席
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人才”称号、江西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西省首批文化名家”称号、获轻工业联公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的“陶瓷设计教育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教授、美国纽约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和新泽西众议院议长郭登授予“世界文化交流贡献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研究1949一2019”1项,行业著名大赛“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创始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一般项目1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个人专著和画册15部。在美国纽约联公国总部、法国大皇宫、英国剑桥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陶瓷艺术作品展,作品被大英博物馆、英国白金汉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中外博物馆收藏。
讲座回顾
本次讲座,宁钢教授首先介绍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瓷器的发展特征,并对当前设计领域中"中国风"应用的局限进行了深刻剖析。他指出,许多设计仅仅停留在传统符号的表层挪用,缺乏对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挖掘。针对这一问题,宁教授提出了以交叉学科推动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他强调,当代设计应当打破学科壁垒,将材料科学、数字技术、社会学等多元学科与传统工艺深度融合。
讲座回顾
讲座回顾讲座回

在讲座的重点部分,宁钢教授通过个人艺术创作实例,生动展示了跨学科创新的实践路径:《岁岁和合》与《岁岁平安》等瓷器被中宣部选用接待外宾,多部作品曾在联合国展出,并作为英伦贺礼获女王青睐。此外,他特别介绍了如何运用3D打印技术重新诠释传统陶瓷纹样,以及如何将智能材料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既保留东方美学神韵又具备现代功能性的作品。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形之转译、意之表达、材之创新、技之融合"的创作理念。

最后,宁钢教授总结道:"真正的中国风设计应该是一种开放、创新、多元的文化态度。我们设计师要当好文化的转译者和创新的连接者,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未来的中国设计,既要扎根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具备国际视野,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既能服务当代生活又能传播文化价值的优秀设计。"
讲座总结

本次讲座不仅旨在厘清瓷器发展历史,更深层的意图在于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风设计应突破传统符号的简单复制,通过材料科学、数字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当代转译与创新表达,使设计既蕴含东方美学精神又具备现代功能性与国际对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