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黄亚芳 曹恒丛 见习记者 孟月 文 时硕 摄影
11月24日,河南省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东风校区)召开,作为2023首届“中原设计”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主论坛,论坛聚焦河南省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显著成就展开交流。
本次研讨会以“转向·共融·跨越”为主题,云集全国设计和其他相关交叉学科的专家、教师、研究生,共同探讨设计教育与跨学科的结合,挖掘设计学科的创新潜能,共话未来的设计教育发展蓝图,为中原设计发展“支妙招”。
◆设计教育要有跨学科思维和平台思维,以顺应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与设计的结合日益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产业的未来将给教育界、设计界、产业界的发展变革提出新的思考。
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宁钢说:“面对全球技术变革,进行跨越学科的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设计教育应该思考为产业服务,为科技创新变革服务,为全球经济发展服务。”
同时,他认为,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的自我认同,从多维角度创建出独具民族特色与品位的设计学学科体系。
浙江大学教授孙守迁以“四链融合赋能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之路”为主题,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个方面阐述了“四链”融合对设计带来的启示,并现场解读了全球最具创新力50强企业,是如何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万物互联时代,并分析了国内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孙守迁表示,新兴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正推动着人类生活的进步,设计应呈现“五马奔腾”的态势,即五大构成要素:技术创新、商业创新、文化创新、人本创新、艺术创新。因而在设计教育方面要有更加广泛的跨学科思维和平台思维,重视创意与数字智能技术的结合,使设计学科能够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探索设计跨界融合更多可能,为交叉学科发展带来新启示
如何面向未来建设好设计学科?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陈汗青表示,要有好的目标方向,服务于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聚焦特色,创造独特甚至不可替代的优势。
“只有不断推进科学艺术融合的跨界发展,瞄准前沿关键领域,才能更好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陈汗青说,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要有建设的规划路径和关键举措,把相关任务落到实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梳理了该校的设计教育之路:“江南大学的设计学科是从造型美术到艺工结合,再到跨学科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魏洁表示,设计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特色课程非常的重要,比如公共艺术的课程,要强调公共艺术与数字创新的结合,从理论学习阶段和实践创作阶段,都要结合课程规划设计框架图,梳理授课解决问题的清晰逻辑。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需求走在了我们前面。大学能用什么理论、技术和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支撑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分享学术报告时,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宗明现场发问。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梳理了该校的设计教育之路:“江南大学的设计学科是从造型美术到艺工结合,再到跨学科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魏洁表示,设计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建设一批特色课程非常的重要,比如公共艺术的课程,要强调公共艺术与数字创新的结合,从理论学习阶段和实践创作阶段,都要结合课程规划设计框架图,梳理授课解决问题的清晰逻辑。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需求走在了我们前面。大学能用什么理论、技术和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支撑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分享学术报告时,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宗明现场发问。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表示,今天我们谈及的“设计造物”也许是个落后观念,造物并不是说一定要制造产品,而是探索设计跨界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做更复杂的事情,提高设计产业、设计行业、设计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设计教师从中也能够找到我们的利益诉求点。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巍阐述了该校设计学专业的建设和社会实践情况。他表示,学院把地方文化融入教学,通过非遗教学、文创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等特色实践教学,以设计为驱动力,推动“设计河南”的建设。通过文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贯通,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庆斌对“设计河南”背景下河南设计学科建设带来新思考。在他看来,要加快探索建立有利于设计人才成长的教育模式,鼓励高校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优化设计类专业结构,建设一批一流设计类专业。
在具体操作层面,王庆斌建议,支持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设计类现代产业学院、工业软件学院,鼓励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以及设计创意园建设设计实训基地,支持行业组织、孵化器等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设计培训基地,同时举办设计高级研修班。
◆加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多维度拓展“大设计”领域
绘画创作可以直接生成结果,而设计不同于艺术创作,学生的设计作品在表现自身艺术风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设计的实用性与满足用户需求。
“由于学生大多数项目设计中目标用户是虚拟的,这就使得学生方案往往只停留在图纸上,学生对于其方案的合理性与应用性是未知的。”在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凌士义看来,除了在获得课堂知识直接构建在知识体系中,还需要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或是完整地参与设计工作,这个过程不但需要将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还需要针对实践工作具体需求做出改变,间接地构成了最终的知识体系。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魏华介绍了郑州轻工业大学设计学科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实践与探索。她表示,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办20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注重以研促教、以赛促学、校企合作、国际联合等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社会服务中取得了卓越成果。
关于未来设计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魏华认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跨学科合作,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将设计学拓展到“人与物”“人与社会”“社会与物”等多维度“大设计”领域,这将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更好地服务大众。
在主论坛最后,魏华表示,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探索,与兄弟院校携手合作,为河南的设计教育做出贡献,共同创造设计教育的美好未来。
编辑 · 王佳卉
来源 · 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