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发展规划处联合主办的“超时尚-设计驱动的未来界面”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多位国内设计学教育专家为东华大学加快培育设计学一流学科把脉论证、建言献策。副校长张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捷主持会议并做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学院历史沿革、发展近况以及设计学科“十五五”期间建设思路和发展路径。目前,学院设计学科已经进入全国头部梯度,在近期公布的2025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首次跻身全国第7,人才培养单项指标历史性获评全国第1。未来,设计学科将聚焦于面向智慧产业转型和未来社会生活的可持续时尚设计,着力培养具备“全球时尚胜任力”的设计创新领军人才,打造以“超时尚”为核心理念,以“可持续时尚”、“设计驱动”和“智能科技”为三核驱动,实现设计学、艺术学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商科等领域深度交叉融合的一流设计学教育“东华范式”,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青塔高等教育研究部应邀作《关于东华大学设计学学科发展对比及冲一流分析》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对标国内设计学一流建设学科中最接近的学校、一流建设高校的非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罗德岛设计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设计学师资研究领域方向,帮助我校设计学科明确短板弱项,聚焦前沿热点,优化建设路径,并结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政策导向,为加快培育设计学一流学科提出意见建议。

 
  
   与会专家围绕“超时尚——设计驱动的未来界面”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充分肯定了东华大学设计学科以“时尚”为核心所展现出的独特学科特色,以及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专家们还针对东华大学设计学科面向未来的发展探索与实践路径,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指导意见。
  
 
 
  
   景德镇陶瓷大学宁钢教授认为,在学院规划的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加上有效的学科管理机制,通过跨专业与跨学科的课程设置、联合科研等多元化方式,将实现专业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学科间的协同创新。
  
 
 
  
   南京艺术学院詹和平教授认为,“超时尚”这一概念具有前瞻性。从今年软科的排名来看,东华大学在设计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接下来,可以更有效地整合校内相关资源和平台,与全校各学科生态进行优化融合,以便更积极地参与到全国设计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中去。
  
 
 
  
   同济大学范圣玺教授认为,东华大学的设计学科蕴含着“艺工融合”的独特优势,且其时尚特色愈加显著。在学院新的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向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领域拓展,同时在支撑“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引领当代时尚潮流等方面发挥更为深远的贡献与影响力。
  
 
 
  
   清华大学杨冬江教授认为,东华大学具备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深厚根基,设计学科目前已成为优势学科,可以根据学院自身学科发展的需求,建立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成果评价标准及师资选拔机制,让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
  
 
 
  
   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认为,东华大学的设计学科深深扎根于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与多元历史脉络之中,理应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可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驱动教育的优化与改革进程。
  
 
 
  
   中央美术学院王敏教授认为,“超时尚”作为核心的顶层设计,展现出极具前瞻性的视野。东华大学应致力于构建以“时尚引领”为导向的设计学科生态体系,以及都市型设计教育的新范式,从而打造出世界一流、独具特色的设计学教育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韩挺教授认为,学院的战略规划在设计学科交叉背景下,重新诠释了时尚的深刻内涵,从而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领域的“超级界面”让人印象深刻。未来再与“大智能、大健康”等重大战略方向相结合,会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美术学院范凯熹教授认为,学院在“十五五”战略规划与学科建设方面的构思卓越,提出了“超时尚—高智能—强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以“时尚设计”为主题的国际学术期刊建设力度,以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交流。
  
 
 
  
   浙江大学王小松教授认为,在高质量的学院发展规划指引下,设计学科未来的战略方向应当深入融合时尚、消费与产业链,以实现学科交叉真正服务于社会创新与产业升级,从而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
  
 
 
  
   在交流讨论环节,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冯信群教授回顾了学院设计与艺术学科40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面对AI技术与社会变革给当前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以“超时尚”为引领,构建“未来设计新范式”,实现从造物之学转向系统生态布局,从关注穿着转向定义新价值,从驱动生产转向重塑消费模式,最终目标是创造具有前瞻性、负责任的未来生活方式。
   
   
   
   
   
   
    
     
      张清华在讲话中感谢与会专家的战略指导,强调设计学科要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行业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学校学科发展整体布局,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使命,优化建设路径。学校将对标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强化“重服务强贡献”的评价导向,加快打造学科新高峰。希望学院层面加强规划执行,聚焦“神经末梢”的具体工作,从细微处着手,确保战略蓝图能转化为扎实的行动。
      发展规划处处长张耀鹏表示,学校正在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布局,重点围绕三大方向打造学科集群,构建三大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新模式,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新兴学科,辐射带动基础学科和人文社科繁荣发展,逐步形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科生态体系。未来学校将从深化学科交叉、整合资源力量、加强有组织科研等方面着力构建“大设计”学科建设新模式,加快培育设计学一流学科。
      发展规划处、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等院系机构负责人、教授代表、学科发展中心、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等70余人参会。